2024年7月12日,中国人口学会2024年年会第三届“智慧养老”分论坛在河北雄安成功举办,分论坛由南京邮电大学人口研究院、《人口与社会》编辑部联合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的专家学者及师生参与了本次分论坛。论坛聚焦智慧养老高质量发展,汇集多方力量,共同探讨智慧养老的政策规划、服务质量、产业发展、社会效应等,力求进一步推动智慧养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一单元
分论坛第一单元由南京邮电大学周建芳教授主持,南京大学陈友华教授、西安财经大学韦艳教授担任点评人,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南京邮电大学的七位优秀学者进行了汇报发言,议题主要涉及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及数字适老化、数字年龄歧视、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老年群体数字素养困境与提升路径等方面。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马欣荣通过对北京市12家公共文化机构进行调研走访,分析了老年人智慧公共文化服务参与现状,指出老年人在使用智慧公共文化服务时存在缺乏认知、使用行为多样以及相关服务可用性低的问题,并提出以老年群体为中心提供泛在服务和精准服务、丰富智慧公共文化适老化内容、面向老年观众提供全流程服务、提升智慧公共文化服务的适老性、加强老人观念引导、完善智慧公共文化服务老年人反馈评价体系等对策。
南京中医药大学习婉钰副教授提出了数字年龄歧视的概念,开发了针对数字年龄歧视的系统性测量量表并对该量表进行应用,探索了数字技术使用过程中代际接触对数字年龄歧视的影响作用及其机制,认为年龄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代际数字接触频率直接削弱青年的年龄歧视态度,却通过降低中老年人主观年龄感知的中介作用而削弱数字年龄歧视。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程艳彬利用CLASS 2016年和2018年数据探究互联网使用情况和互联网使用用途对老年照料者社会适应及照料负担的影响。认为使用互联网有助于提升年老照料者的社会适应水平,减轻其照料负担。信息获取类和人际交往类用途均可以通过提升老年照料者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其父母照料负担,其中社会适应在人际交往类用途和照料负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在信息获取类用途和照料负担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南京邮电大学讲师王宇利用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CFPS数据,通过使用Panel Ordered Probit模型,考察了互联网使用对中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认为网络对中老年人主观生活质量有正向促进作用,且中老年人逐渐融入了数字社会并表达出对生活的良好主观感受;给中老年人群体主观生活质量带来的改善效果方面,数字娱乐>数字社交>数字购物;互联网使用对50~59岁群体主观生活质量上的改善比60及以上老年群体更加显著;随中老年人周数字使用时长的增加,互联网使用对其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呈现出倒“U”型变化形态。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欧阳材泓研究了数字适老化政策的发展历程和关键节点,强调了其在解决老年人智能技术应用困难、促进老年人参与数字社会生活方面的重要性。研究按照时间维度梳理了适老化政策的演变并分为政策铺垫期、政策涌现期和政策完善期三个阶段,运用“工具-作用-目标”分析框架对43项政策进行了量化评估,发现当前数字适老化政策仍存在政策工具配置不均衡、对“接入沟”和“知识沟”问题的关注不足等问题。
北京大学刘宴伶同学关注信息无障碍对老年人弥合数字鸿沟、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解决我国数字化公共服务仍存在普及率和适老化水平较低问题的重要作用。研究从供需视域着手,认为不同区域间的政策部署在时间安排、改造重点、政策细化程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各区域的政务网站在无障碍设计方面难以全面满足WAVE的检测标准,存在冗余链接、对比度不达标、标题层级混乱等问题;政务网站在无障碍模式下,在字体、配色、导航布局、辅助屏幕支持以及页面跳转等方面存在缺陷。最后提出了简化操作流程、网页手机联动、优化使用指引等具体建议。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仲露依据自我决定理论,将老年群体的自我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外化为数字生活、数字学习和数字安全三个维度的需求,并基于CGSS数据分析老年群体提升数字素养的现状与困境。总体上,老年人数字生活融入不充分、数字学习能力不均衡、数字安全意识不够高。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社会经济状况的老年群体数字素养存在显著差异,其根本原因在于老年群体的主客观文化认知、学习路径依赖、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
本单元全部发言结束后,陈友华教授和韦艳教授进行了精彩点评,肯定了年轻学者们研究的全面性、前瞻性以及在定量研究方面体现出的规范性和专业性,建议他们基于更现实的视角、更慎重地考虑其研究中的相关对策建议和社会干预手段,致力于建设更有温度的老年友好社会。
第二单元
分论坛第二单元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习婉钰副教授主持,北京科技大学窦金花教授和南京邮电大学朱晓老师担任点评人,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河海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的九位优秀学者进行汇报发言,报告议题主要涉及我国智慧养老研究热点与趋势、智慧养老设备与老人生活满意度、居家老年人监护方法、数字赋能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等方面。
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任少迟采用CLASS 2020数据并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验证老年人移动电子设备使用、社区参与、社会网络、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假设关系。认为移动电子设备使用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社区参与在移动电子设备使用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社会网络在移动电子设备使用与生活满意度关系中存在正向的调节效应,说明社会网络越紧密,移动电子设备使用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影响越大。
河海大学秦贤宏副教授利用CHARLS江苏省样本数据,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社会交换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江苏省低龄老年人口再就业潜力大,城镇及女性老年人再就业可能性高,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因素显著影响低龄老人再就业,社会保障特别是养老金收入是低龄老人再就业的主要动机。
南京邮电大学讲师费欢针对老年人口居家养老的需求,基于信道状态信息的无源感知技术,使用商用Wi-Fi设备,设计了一种不依赖传感器和穿戴设备的老年人居家监护方法,重点研究对多个监护对象的识别、日常活动轨迹的追踪以及目标活动状态的确定。研究认为这种新型居家监测系统通过无接触式感知和监测提高了老人养老生活的舒适性和便捷性,易于部署、成本低且能够保护用户隐私、避免信息泄露,对老年人跌倒等风险活动进行有效监测和提醒,并通过活动数据评估老人健康状况。
广州医科大学讲师李璐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筛选并分析了558篇智慧养老研究相关期刊论文,构建词篇矩阵和共现矩阵,运用Bicomb2.0提取关键词、SPSS26.0进行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并运用Ucinet6.0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认为智慧养老服务研究集中在养老新模式、技术赋能、政府与社会助力、供给侧改革四大领域,形成了以智慧养老互联网+老龄化为核心的研究网络。存在服务体系重点倾斜、供需失衡、数字鸿沟明显、大数据建设不足以及智慧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缓慢等问题。未来应丰富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挖掘数字经济与智慧养老的双向影响,加强社区为载体的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研究。
西安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洁通过在陕西、河南、安徽农村地区开展的“农村智慧养老发展现状”专项调查,建立满意度和需求度指标,分析了农村老年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认为农村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尤其是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度高。基础设施和感知价值显著正向影响农村老人的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满意度,社会支持和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影响因素,感知价值在满意度与服务忠诚度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北京大学硕士研究生朱小涵利用CFPS第4轮和第6轮调查数据形成个体面板数据,并结合2017—2019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情况,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的DID模型进行亚组分析和稳健性检验,发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与老年人自评健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这种正向影响在60~74岁老年人、女性和城市老年人中更为显著。她认为应推动新一代技术产品在医疗健康和养老领域的应用并向农村等地区倾斜,探索更具包容性和参与性的技术设计,以使更多老年人受益于。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练丽萍基于2020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使用社会适应量表探究不同行为特征和年龄的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对其社会适应水平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互联网使用对老年人社会适应水平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行为特征与其社会适应水平正相关,年龄对互联网使用与社会适应水平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低龄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对社会适应水平的提升作用更明显。
南京邮电大学硕士研究生梁晶通过对12位老人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对访谈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和编码分析后指出个人因素是刺激老年人提升数字素养的内在支撑,社会环境因素是提升老年人数字素养的核心驱动力,数字化环境因素是老年人提升数字素养的关键保障。提出数字技能学习障碍的内外双重惯性、未充分展开的数字社会适老化改造以及保障水平不充分的数字环境安全制约老年人数字素养提升。
第二单元发言结束后,窦金花教授、朱晓老师进行了精彩点评,肯定了每一位发言人研究的亮点和价值,认为研究存在较强的现实意义,为了解数字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社会适应水平、缓解老年数字鸿沟问题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和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有助于推动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社会。此外,点评专家也提出了研究仍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和建议。
论坛结束后,发言学者们纷纷表示专家点评一针见血、令他们获益匪浅,在此次论坛中进行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很有意义。希望智慧养老研究可以日益精进、早日落地,帮助所有老年人享受数字红利、适应并受益于智慧服务,晚年生活更加舒适、便捷、美好。
(撰稿:尚柯、江振振 图片:时新 审核:周建芳)